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青春梦 西部行】牛须静:拼搏的青春永远值得纪念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1日 来源: 点击:[]
     牛须静,女,汉族,共青团员,河南尉氏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2015届毕业生。曾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国家级五类贫困县)经济贸易委员会,曾获得“吉木乃县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和“吉木乃县2017年贫困县摘帽,我们怎么干”演讲比赛优秀选手奖等荣誉。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5年的夏天,炽热的阳光洒在离校学生的背影上,浓浓的不舍留在分别挥手的眼眸里。当同窗好友都背着行囊离开学校,纷纷找到满意的工作,开始各自的职业生涯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牛须静同学则做出了她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做一名服务西部的志愿者。    
     起初,同学和家人都很不理解她,“西部那地方又偏远又落后,到那少不了吃苦受罪,你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找个安定的工作多好,跑那么远爸妈都不放心!”当大家知道牛须静要去服务西部时,她的耳边都是好友的劝说和父母的唠叨,她则耐心地向大家解释,“服务期不长,就一年时间,再说我都是成年人了,该独立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不让家人担心。”看到她一脸的真诚和坚定,大家也就不再劝阻,唯有送上叮咛和祝福。其实在牛须静同学做出这个决定以前,她也咨询了老师和学长,自己也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对自己要申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做了全方位的了解后才毅然决定将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奉献给祖国。    
     她了解到,自2003年起,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截至2013年,共选派11批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100多个县服务。加上地方项目,西部计划实施总规模超过16万人,先后有1.6万人扎根西部。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另外,西部计划还被列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子项目及中央财政绩效考核项目,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服务于新疆自治区吉木乃县的优秀志愿者牛须静。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服务于新疆自治区吉木乃县的优秀志愿者牛须静。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在决定报名的前几天里,她天天浏览中国青年网,在网上翻看这么多年来参加过西部计划的大学生们的优秀事迹。用执着与热爱践行志愿精神的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的张国武同学让她感动落泪,让文明之花盛开在天山脚下的景钢同学让她钦佩不已,行走在新疆“麦田”里的西部志愿者孙丽倩跟她一样是女孩子,却用纤弱的双手和志愿者们一起资助了76名家境贫寒的学生。    
     这一篇篇感人的报道,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牛须静感到深受鼓舞和热血沸腾,她觉得瘦弱的自己瞬间有了无穷的力量,她想像这些奉献青春的前辈们一样,在西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自己的意志,在基层群众的需求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大美新疆,天空和梦想都离我很近”    
     新疆烤馕、烤全羊、手抓饭、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还有大眼睛长睫毛的新疆美女,怀着对新疆的美好憧憬,牛须静从中原腹地——郑州出发,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横跨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四省300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了祖国版图最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    
     40多个小时的路上,她除了睡觉和吃饭,总是坐在车窗边,一双眼睛望着窗外的风景。火车从平坦沃土的中原大地驶出后,路上的景色也在不断的变化,整齐的麦田变得越来越少,穿山过洞的路程越来越多,直到西北荒漠的景色映入眼帘,她才意识到,高楼大厦的闹市景象已经成了过去,望不到边际的戈壁荒漠和连绵起伏的沙丘让她感到祖国的大气与壮美,也感到自己的渺小,同时她心底升腾起些许的不安和忐忑,不知道平凡的自己能否真的能够实现志愿服务的梦想。但她一下火车便看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团队,一群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人,她一下子找到了“同类”,不再觉得孤单。    
     初到新疆,牛须静和来自全国各地26个省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以及新疆各地州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同志等,共计2000余人参加了2015年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班开班仪式。她至今还记得在开班仪式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赵舒婷同学代表志愿者表达了投身西部建设,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的愿望和决心,让大家鼓舞不已。    
     仪式后,志愿者们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正式开始。牛须静和志愿者们一起学习志愿者理念、西部计划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各自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跟随自治区党校、新疆各大高校的教授、特邀研究员,了解和学习新疆的经济、历史文化、稳定形势、公务礼仪、就业政策等课程,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多姿多彩的素质拓展等户外教学活动,让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也让大家对自己所要服务的地方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志愿者的培训结束了,然而乌鲁木齐并不是她的终点站,她还要再坐12个小时的汽车辗转到她所服务的目的地——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那是一个至今不通火车的地方。    
     牛须静服务的吉木乃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葛尔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东与福海县毗邻,南与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相连,北接哈巴河、布尔津两县,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7145平方千米。总人口大约4万。在民族构成上,以哈萨克族为主,还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0多个民族组成。辽阔的草原,无垠的戈壁滩,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淳朴热情的民众,迎接她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她跟自己说,要用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志愿服务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李彦龙    
第2页 /(共2页)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因为所学专业是会计电算化,牛须静被分配到了吉木乃县经贸委工作。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便要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    
     虽然大学在校期间牛须静也做过志愿者的工作,然而那跟服务西部的志愿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她褪去了大学生的身份,拿着少量的补贴、以全职工作的性质开始了自己这份不太一样的“职业生涯”。    
     吉木乃是全疆倒数的贫困县,水资源主要是靠冰雪融水,年财政收入微薄,在这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城,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慢慢的,她才了解到,在这里,一年的12个月中有近6个月的时间是冬季。这里也是大雪和狂风喜欢光顾的地方。空气终年干燥,雨量很少,自然环境恶劣,商业经济不发达,许多个狂风暴雪的日子里,牛须静开始默默想念远方的亲人和四季分明的中原老家。    
     在工作中的志愿者牛须静。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尽管开始感到孤独和寂寞,但牛须静始终不忘“履行志愿者义务,立足本职工作”的原则,一旦开始工作,她总是全力以赴。在办公室工作中,牛须静除了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负责办公室的公文处理、下属事业单位“吉木乃县担保服务中心”创业担保贷款的审批办理及不良贷款工作,为当地企业及时更换酒类流通许可证、吉木乃县商务预报网、协助部门领导为本地发展中企业向自治区、地区等申请项目工作,各类文字材料的打印复印、办公物品管理、礼仪接待等。    
     这些日常工作繁杂琐碎,但她还是积极主动的争取锻炼机会,遇到困难主动向同事领导请教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工作,明确了思路,出色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努力工作的同时,她还不忘积极参与团县委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时刻不忘青年志愿者服务宗旨,时刻不忘党的教导,弘扬志愿精神。    
     因为牛须静主要负责当地创业担保贷款的审批工作,她所接触到的大多都是农牧民朋友和当地的一些企业家,起初因为语言沟通的障碍,总是导致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为此,牛须静利用业余时间向老同志和当地居民学习了一门当地的语言,虽然只能简单的交流,但是因为在工作中跟群众交流的是他们自己的语言,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这让牛须静感到信心百倍,十分有成就感。    
     另外,牛须静还积极摸索,敢想敢干,善于总结和发现工作中的共性和规律,慢慢地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尽量让农牧民朋友“少跑腿,办成事”。她的工作模式在所有前来办理业务的人那里都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自己也被评为“吉木乃县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她说,“工作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走上社会所需要面对的人和事,包罗万象,错综复杂,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素养,需要实干的精神和极强的责任感才能逐步适应。”    
     就像一位诗人曾写的那样,“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牛须静来说,可能更多的是风雪兼程,但她仍旧一往无前,勇于坚持。    
     “逆境中绽放过的青春,是我人生最好的礼物”    
     服务期间,吉木乃的许多地方留下了牛须静小小的足迹和年轻的身影。    
     牛须静记得初次参观庄严的吉木乃口岸红色教育基地,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手握钢枪的哨兵的飒爽英姿,一下子让她觉得“中国”二字是怎样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绿树掩映下的朴素国门显得庄严肃穆。    
     当地的志愿者领他们来到了埋葬着为保卫国土而牺牲的两匹军马的坟前,看着坟前两块木制的墓碑,听着它们为国家牺牲的故事,牛须静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和对祖国的热爱。她觉得,军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自己呢。    
     在这个“一脚就能踏出国门的地方”,她听到了忠诚、勇敢的英雄事迹,也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尊严与荣誉感。这正是她日后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坚持克服的源源动力。因为当地70%的民众是哈萨克族,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因此牛须静经常与民众交流,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她了解到,哈萨克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饮食上,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他们非常热情好客,常常对陌生人报以最真挚的问候和关怀,每一个哈萨克族人都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登门投宿的人,炉火上经常热着一壶香醇的奶茶,家里准备着可口的包儿萨克、奶酪和手抓肉、自制的苹果酱、黄油等食物。他们还十分尊重老人,最好的肉一定是留给老人和客人先享用,同样的,客人也要吃净食物,以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    
     服务期间,牛须静还应邀来到了当地的居民家里,与志愿者们一起欢度了对哈萨克族非常重要的“古尔邦节”,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大家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美食招待亲人和朋友。努力学习哈萨克族的礼仪、风俗、习惯,去尊重每一位当地人,并积极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是牛须静给自己提的要求。    
     牛须静还意外地发现,当地的许多汉族人其实都是许多年前援疆留下来的志愿者们。从建国初期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援疆志愿者们放弃了内地安逸的生活条件,远离城市和亲友,离开了生活便利的家乡,孤身一人来到祖国最北面这片荒凉苍茫的土地上,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在这片艰苦的异乡扎根,辛勤耕耘,奉献自己,将先进的知识文化播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志愿者们经常聚会,彼此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那些她曾经读过的为之落泪的优秀志愿者故事成了现实里看得见摸得着的“战友”。其中有奋斗在中哈边境线上戍守国门的志愿者,有在医疗战线上救死扶伤的志愿者,有在教育系统为教书育人的志愿者,更有那些在荒漠深处,日夜与寂寞孤独相伴的志愿者......    
     “跟他们比起来,我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够好了,而且我远不及他们伟大,能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牛须静觉得,要感谢20岁的自己所做的决定,才有了一年后更加成熟独立、勇敢乐观的自己,她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将成为自己以后道路上一笔无比珍贵的人生财富。    
     无悔我的青春,只因奉献过!青春永远值得纪念,只因拼搏过!    

上一条:【青春梦 西部行】姚旭鹏:一路向西 有种自豪叫“西藏” 下一条:【青春梦 西部行】梁湘楠:尽己所能去改善哪怕是一点点

关闭

学校地址:(龙子湖校区)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6号

(英才校区)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46号 (北林校区)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16号

Copyright 1998-2022 备案审核:豫ICP备15026586